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东盟资讯
  东盟资讯
2024中企出海加速——东盟国家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4-10-08  阅读:497次

“21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西方主导世界的时代将终结,而亚洲将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心,并为当前全球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资深外交家、前新加坡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在其著作《亚洲的21世纪》中如是写道。

正如马凯硕所说,“亚洲世纪”已经来临,而有着6.7亿人口规模的东南亚,无疑承载着无限商机和发展空间。中国企业在近几年掀起了出海东南亚热潮,工信部数据显示,到2023年初,中国在东盟十国设立直接投资企业数量累计达到6500多家,平均年直接投资额在130亿到160亿美元。

东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共建伙伴,而中国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东盟国家第三大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东盟十国拥有世界第三大人口集团,35周岁以下青壮年占比高达61%;东盟国家间构建了自由贸易协议网络,形成了一个统一市场。总体而言,东盟庞大的市场规模、巨大的消费潜力、地理接近性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都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东盟经济共同体:经济复苏速度低于预期,多举措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在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2023年东盟国家整体经济增长放缓,各国经济增速普遍低于2022年,也不及各国政府的预期目标。据东盟主要国家的官方统计,东盟各国经济持续复苏,但速度普遍低于预期(表1)。
东盟各国经济的正增长,得益于各国的旅游业复苏、政府的扩大消费政策和外国投资持续增长等多方面因素,但经济增长普遍低于预期。比如,泰国全年经济增长率约为2.3%,低于此前世界银行3.4%的预测;老挝全年经济预计增长3.7%,也低于此前预期。而且,一些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形势跌宕起伏,如泰国前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呈下滑趋势,分别为2.6%、1.8%和1.5%;新加坡经济在前两个月的增长率均低于0.5%,在第三季度才回升到1.1%,并在第四季度以2.8%的增长率收官;越南经济在第一季度的增长率下滑至过去13年中的第二低。
表1:2021—2023年东盟十国GDP增长情况(%)

081.png

数据来源:根据ASE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23、东盟七国官方公布数据编制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投资低迷的状况下,东盟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逆势而上且创历史峰值,增长5.5%后达2240亿美元,巩固了其在发展中地区中最大FDI目的地的地位。在投资领域方面,东盟制造业、金融、批发和零售,以及能源转型(如电动汽车)、数字经济(如数据中心)相关行业投资势头强劲。在投资来源方面,美国投资在东盟投资来源中居于首位,主要集中在银行和金融业及制造业;日本则是继东盟内部投资后的第三大外资来源地,集中在交通运输和存储业(表2)。

表2:东盟2022年FDI前三大外资来源国

082.png

数据来源:《2023年东盟投资报告——国际投资趋势之关键因素和政策选择》

从需求结构来看,东盟主要国家的私人消费和政府消费逐渐回升,固定资本形成有所扩大,但进出口贸易普遍下滑,成为拖累经济复苏的外部因素。例如,印度尼西亚国内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家庭消费增长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主要贡献之一,第四季度投资增长5.02%,成为经济增长的第大支柱,但全年进出口贸易均下降;泰国私人消费呈现出扩张态势,增长7.4%,但政府消费和固定资本形成分别萎缩3%和0.4%,进出口贸易分别下降3.8%和1%;越南最终消费增长3.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04%,货物与服务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2.54%和4.33%,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32%;马来西亚进出口贸易额为2.64万亿林吉特,下降7.3%,其中进出口分别下降6.4%和8%;新加坡国外需求大幅萎缩,进出口贸易额为 1.2万亿新元,下降11.7%,其中进出口分别下降13.4%和10.1%,电子产品出口下降19.7%,非电子产品出口下降11.1%。
从供给结构来看,东盟各国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保持复苏景象,但在国外需求萎缩背景下制造业出现下滑,制约了整体经济增长,疫情后旅游及相关服务业快速复苏。例如,印度尼西亚的交通运输和仓储(增长13.96%)、其他服务(增长10.52%)、住宿及食品和饮料(增长10.01%)是增加值增长最快的三大行业,加工、贸易、农业、采矿业和建筑业增加值对全年经济增长贡献最大;新加坡制造业增加值下降4.3%,远低于上年 2.7%的增幅,除了交通工程,所有制造行业产出均下降,建筑业增长5.2%,服务业增长2.3%;泰国农业下降0.8%,工业下降2.4%,建筑业下降8.8%,这些部门对整体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越南农林业增加值增长3.8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84%;工业和建筑业增长3.74%,贡献率为28.87%;服务业增长6.82%,贡献率为62.29%。
从主要国家经济增长来看,在制造业增长、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海外劳工汇款增加的推动下,菲律宾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成为东盟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其中,全年侨汇收入达 372.1亿美元,分别占GDP和国民收入的8.5%和7.7%,创下历史新高;越南经济发展在经历了上半年出口下滑和外资骤降后,下半年逐渐驶入快车道,经济增速加快,通货膨胀率下降,进出口贸易回升,贸易顺差为28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FDI)为231.8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政府既定的15个发展指标中的10个;印度尼西亚在国内消费的驱动下,居民消费逐渐扩大,加上第四季度固定资本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增长,扭转了前两季度的经济萎缩态势,但由于棕油、煤炭和镍等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以及借贷成本创下近4年新高,拖累了国内经济的增速。
随着旅游业的复苏,马来西亚服务业增长强劲,而国际市场需求疲弱导致制造业增加值下降,尽管进出口贸易连续第 2 年超过 2 万亿林吉特,但进出口贸易均出现萎缩;泰国的经济复苏带动私人消费扩张,但由于政府消费和投资的减少,加上进出口贸易的双降,全年经济仅维持了低速增长;作为高度外向型的经济体,新加坡受到全球经济低增长和高通货膨胀的冲击,对新加坡制造业生产与出口影响最大,制造业出现负增长,电子产品出口萎缩。
不过,在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东盟主要国家宏观经济仍保持平稳,多数国家通货膨胀有所缓解。失业率下降,政府财政赤字缩减,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2022-2023年,印度尼西亚的通货膨胀率从5.51%下降至2.61%,马来西亚从3.3%下降至2.5%,菲律宾从5.8%上升至6%,新加坡从6.1%下降至4.8%,泰国从6.08%下降至1.23%,越南从3.15%上升至3.25%。
多数国家的失业率下降至新冠疫情暴发前的水平,如马来西亚为3.3%,新加坡为1.9%,越南为2.26%。印度尼西亚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从上年的2.35%下降至1.65%,贸易顺差为63亿美元,经常项目逆差为16亿美元,占GDP的0.1%,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为87亿美元,而上年逆差为87亿美元,年末外债余额为4071亿美元,占GDP的29.7%,且以长期外债占86.6%。马来西亚连续26年实现贸易顺差,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1.2%。此外,越南也连续8年实现贸易顺差。
2024年,世界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和深度调整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将持续走低,东盟国家经济仍将保持持续复苏的态势,但也存在诸多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为了应对世界经济和地缘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东盟国家实施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加大政府财政支出,调整货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2023年中企对东盟营商环境调查分析

为加快国内经济复苏,东盟国家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吸引国内外资本进入,以此促进国内投资,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据相关机构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东盟营商环境总体稳中有升。
1. 企业认为东盟营商环境整体有所改善
调查显示,2023年以来较多受访中资企业认为东盟营商环境与去年相比有所改善,主要表现在企业面临的三大问题均有所缓解。一是政局稳定性有所提高,31.49%的受访中资企业认为东盟政局不够稳定,该比例与去年相比下降 6.46%。二是东盟各成员市场准入差异缩小,27.07%的受访企业认为东盟各成员市场准人政策差异较大,该比例较去年下降 13.29%。三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有所缓解,25.41%的受访企业认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持该观点的企业较去年下降 6.52%。总体看,受访企业中认为东盟营商环境较好或一般的分别占 39.34%和 54.64%,认为东盟营商环境较差的仅占 6.02%(如图1所示)。

图1:企业对东盟营商环境的评价

083.png

资料来源:中国贸促会研究院

2. 新泰马越印尼营商环境排名保持前五
企业认为,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在东盟十国中营商环境较好,连续两年在营商环境排名中位列前五,且排名相对稳定。2023年仅泰国营商环境排名上升一位,取代马来西亚在十国中位列第二位;马来西亚排名下降一位,排名第三(如图2所示)。
图2:企业对东盟成员营商环境排名
084.png

资料来源:中国贸促会研究院

3. RCEP 提高了东盟开放与便利化水平

截至目前,RCEP已对全部东盟成员正式生效实施,极大改善了东盟及其成员的贸易投资环境,主要表现为市场开放程度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调查显示,50.83%的受访企业认为东盟市场开放水平有所提高;49.72%的受访企业认为贸易便利化水平有所提升。此外,分别有 28.73%和 27.07%的受访企业表示企业纳税成本降低、投资便利度提升。

受访企业反馈,RCEP 生效后东盟市场开放程度提高最明显的三个成员分别为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持上述观点的企业分别占比 80.22%、60.44% 和 47.25%。相比之下,老挝、柬埔寨、缅甸市场开放程度略有改善,超过两成受访企业认为其市场开放水平较RCEP 实施前有所提高。文莱市场开放程度没有明显变化,仅 8.79% 的受访企业认为其市场开放程度提高(如图3所示)。

图3:企业认为 RCEP 生效后东盟成员市场开放水平提高的比例

085.png

资料来源:中国贸促会研究院

4. 四成企业对东盟营商环境持乐观预期
尽管东盟部分成员营商环境仍有改进空间,但较多受访企业对东盟营商环境持乐观预期。调查显示,42.22%的受访企业认为东盟未来营商环境将持续改善;仅1.11%对东盟未来营商环境持悲观态度。
受益于东盟整体营商环境的改善,2023年中企在东盟的经营情况较为乐观。调查显示,51.11%的受访企业预期 2023年在东盟经营将实现盈利,42.22%的受访企业预计盈亏平衡,认为出现亏损的企业仅占 6.67%。从企业经营情况各分项指标看,约五成受访中企认为,2023年在东盟经营情况与此前相比有所改善。调查显示,48.88%的受访企业认为市场份额将增加;48.60%预期营业利润将增加;51.41% 预计营业收入将增加(如图4所示)。
图4:企业对 2023 年在东盟经营情况具体指标的预期
086.png

资料来源:中国贸促会研究院

基于对东盟整体营商环境相对乐观的预期,超七成受访中资企业计划将扩大在东盟的业务规模。调查显示,拟扩大在东盟业务的企业占比为 70.95%,拟保持现有业务规模的企业占比为 26.82%,预计缩减在东盟业务和退出东盟市场的企业仅分别占 1.68% 和 0.55%。

2024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前景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需求低迷,国际贸易疲软,地缘冲突升级,国际经济组织调整了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东盟国家也纷纷降低了本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作为高度外向型的经济体,东盟国家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大,经济持续复苏的前景仍不容过于乐观。
近期,国际经济机构均调整了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2%,发达经济体为1.7%,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为4.2%,亚洲新兴发展中国家为5.2%。当前,全球性通货膨胀逐渐趋缓,电子业呈现复苏迹象,跨境旅游快速增长,亚洲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东盟国家预计将得益于全球贸易的逐渐复苏,各国经济增长将触底反弹,因全球电子产品需求增加,制造业及贸易相关产业将随着外部需求增加而恢复增长。同时,由于全球性通货膨胀率持续下降,下半年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可能率先降息,其他西方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也将跟进,投资者对未来预期将有所回升,融资成本下降,将有利于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
但是,世界经济尚未完全走出下行通道,仍处于深度调整中,地缘政治的不稳定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对大宗商品市场造成较大冲击,美西方国家借以经济“去风险”重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对世界贸易和国际投资产生直接影响。随着美国货币政策的转向,全球货币政策会出现较大调整,它将对各国币值稳定和金融市场形成冲击,一些国家货币汇率持续走低,加大进口成本和外债负担,因而东盟国家经济增长还面临着诸多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
对于2024年东盟国家经济走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文莱经济年度增长率为2.4%,柬埔寨为6.0%,印度尼西亚为5.0%,老挝为4.0%,马来西亚为4.4%,缅甸为1.5%,菲律宾为6.0%,菲律宾为6.2%,新加坡为2.1%,泰国为2.7%,越南为5.8%;世界银行预测,束埔寨为6.1%,印度尼西亚为5.0%,老挝为4.1%,马来西亚为4.4%,缅甸为2.0%,菲律宾为5.9%,泰国为3.0%,越南为6.0%;亚洲开发银行预测,东南亚经济增长率为4.6%,文莱为3.7%,柬埔寨为5.8%,印度尼西亚为5.0%,老挝为4.0%,马来西亚为4.5%,缅甸为1.2%,菲律宾为6.0%,新加坡为2.4%,泰国为2.6%,越南为6.0%。
据东盟主要国家的官方预测,2024年,文莱的经济增长率为3.3%~4.0%,印度尼西亚为4.5%~5.3%,马来西亚为4.0%~5.0%,菲律宾为6.0%~7.0%,新加坡为1.0%~3.0%,泰国为2.2%~3.2%,越南为6%~6.5%。同时,印度尼西亚的通货膨胀率预计为1.5%~3.5%,马来西亚为0.3%~1.7%,菲律宾为2.0%~4.0%,新加坡为3.0%~4.0%,泰国为0.9%~1.9%,越南为4.0%~4.5%。
可见,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2024年,东盟国家经济增长将略高于上年,通货膨胀将继续下行,进出口贸易和外资流入将逐步回升,产业转型升级将有所加快,东盟国家仍将是世界经济重要的增长极。

文章来源:厦门市新加坡投资贸易联络点
资料来源:东南亚纵横、中国贸促会
1.《2023—2024年东盟国家经济分析与预测》
2.《东盟2023年回顾与2024年展望》
3.《2023东盟营商环境报告》
  • 电话:19377461945

    邮箱:dmpyq2024@163.com

    地址:中国·广西南宁市良庆区云创谷3栋1005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抖音

    抖音

    抖音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mojiangpeng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